站点图标 江湖人士

危機的本質

知识无价,何必自贱!

知识无价,何必自贱!

一)政治需要

周王朝後期衰弱,四周蠻夷之地的渣渣就總來挑釁,周孝王想了半天,最終得出結論,馬不好,所以才打不贏。

恰好當時有個叫“非子”的小伙喜歡養馬,周孝王就讓非子幫朝廷養馬。

養馬有功,賞封地一塊,但周朝後期已經沒多少地了,就隨便給了一塊邊陲苦寒之地,這就是秦帝國早期的家底。

週幽王經常玩烽火戲諸侯搏美女一笑,結果西戎打來了,點了烽火,但諸侯都懶得理這個蠢貨皇帝,只有秦襄公趕來救週幽王,週幽王死了,但卻救了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,於是被封諸侯。

在所有諸侯國眼中,秦國祇是下九流的養馬人,邊陲蠻夷而已。

整個國家從王室到平民都窮,到了秦孝公這一輩,實在熬不下去了,窮就罷了,還被人瞧不起,就動起了心思。

召集下面人討論怎樣能讓秦國強盛,但這群人給出的答案和市面上主流的治國方略差不多,其實秦孝公心裡早有打算,但不方便自己出面,終於等到商鞅這個二愣子,給出的建議是打地主。

給貴族加稅,讓貴族必須服兵役,廢除世卿世祿…,把從貴族身上榨出油水全部用來發展農業和軍隊,深諳秦孝公的心思,於是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強制執行。換句話說,即便最後變法失敗,也不會動搖帝王統治的根基,反正有商鞅背鍋。

之後是戰國大亂鬥和楚漢爭霸,天下戰亂,漢奪了天下。

漢朝初期和當年的秦朝早期一樣,窮屌絲一個。

劉邦想建功立業,幹掉匈奴,結果反被圍了七天七夜,最後靠給單于的老婆行賄,才撿了一條命。

認清現實後,只好用和親換取和平,反正國力這麼弱,折騰不出什麼,於是奉行黃老政策,輕徭薄賦,寬鬆治國,類似於自由主義

漢史知名的“文景之治”其實就是加強版的黃老政策,搞了好幾次減稅和免稅。

幾代積累,到了漢武帝時期,手裡有錢了又想折騰,於是廢除“黃老政策,無為而治”,召集國內牛人的問治國方略,發生了著名的“天人三問”,董仲舒這個老匹夫的回答,讓漢武帝很爽,核心策略是“加強集權,加強思想控制,罷黜百家,獨尊儒術”…

此時的漢武帝對外幹掉周邊的小國,要么臣服要么死,對內獨尊儒術,統一思想。

打仗需要很多錢,怎麼辦?

鹽鐵官營,國進民退!

自此國運開始衰落

那麼多治國策略,秦孝公只聽商鞅的,薅貴族地主的羊毛。漢武帝只聽董仲舒,獨尊儒術加強思想控制。

國策的本質是迎合,專制時代迎合帝王需要,民主時代迎合群眾需要,至於對錯,從來都不重要。

精神分裂歷史磚家,對儒學的評價:

孝宣之治:漢宣帝治國摒棄不實際的儒學,採取道法結合的治國方針….國勢達到西漢極盛,四夷賓服、萬邦來朝,使漢朝再度迎來了盛世…

光武中興:光武帝大興儒學,使得東漢成為風化最美,儒學最盛的朝代,社會安定…

二)4粒感冒藥

胡佛這個倒霉鬼剛上任,美國經濟危機就變的嚴重了,但此時自由市場更得人心,因為並沒有對經濟進行干預,隨後大量失業群眾和對生活不滿的人開始鬧事,ZF只好乾預市場,但是沒什麼效果,胡佛只好在罵聲中下台。之後天選之子羅斯福上任,推行羅斯福新政,美國經濟再次復蘇崛起。

群眾無不歡欣鼓舞,羅斯福牛逼,干預主義萬歲。

以上教科書級的新政萬歲說法全錯

農業

胡佛政府建立聯邦農業局,成立穀類穩定公司,收購農產品,提高農產品價格,減少農產品過剩。

羅斯福新政成立農業調整署,用行政手段調整農產品價格,為減產減耕的農民提供補貼。

外交

胡佛政府,讓國外政府的債務緩期一年,提高歐洲對美的購買力,刺激國際市場。

羅斯福新政,調整蘇聯和拉美的債務。

金融

胡佛政府建立金融復興公司,擴大信貸和給企業減稅,並給予財政援助。

羅斯福新政,讓銀行停業整頓,放棄金本位制,給予企業援助。

社會福利

胡佛簽署緊急救濟與工程建設法,擴大公共工程項目,基礎公共建築的支出,創造就業機會,召集大企業家維持工資,繼續經營,引導私人企業進行自願聯合,要求人們合作承擔社會政治、經濟責任。

羅斯福在胡佛以工代賑的基礎上立法,通過《全國勞工關係法》保障工人權利。

— 引用《論胡佛反危機措施的作用》《羅斯福和胡佛經濟政策比較》

羅斯福新政和胡佛反蕭條政策幾乎完全一致,只是加強了藥量。

狗蛋感冒了,吃了兩粒感冒藥,過了幾天,病反而更重了,只好請大師治病,大師一看,這不就是感冒嘛,叮囑每天吃4粒藥,沒想到狗蛋的感冒居然在這時候好了。

狗蛋和他媽歡欣鼓舞,不愧是大師,就是厲害。

沒人關心自愈,人們只記得新政後經濟恢復了,有人在戰場中彈了,幸虧被兜里的Zippo打火機擋了一下,群眾都說Zippo能擋子彈,於是紛紛搶購Zippo打火機。

從第一次工業革命到如今,還不到300年,現行的製度並不值得信仰。

三)能量守恆

能量守恆:能量既不會憑空消滅,也不會憑空產生,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,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,在轉移和轉化過程中,能的總量保持不變。

教科書批評胡佛,在經濟危機期間,居然還實行通貨緊縮。

主流經濟學共識:市場流通的貨幣減少 → 群眾手裡的錢減少 → 購買力下降 → 物價下跌 → 大量企業賠錢 → 經濟崩潰

應對方法是量化寬鬆,大量印錢 以工代賑 → 群眾有錢 刺激消費 → 物價恢復 → 企業賺錢 → 經濟發展 → 群眾富裕

當年上學,哥哥就問,錢怎麼無緣無故沒了,錢呢?誰能告訴我錢怎麼突然就沒了?

答案是以上經濟學基礎理論全錯,錢還在!博弈過程中有人賺,有人虧,經濟危機只是一次大範圍的資產轉移,必然有贏家。

在一個小鎮,原本一套房是14萬,幾年後開始猛漲,最高成交價是60萬,突然間沒人買了。對於高位接盤的人來說,就是經濟危機,如果這60萬是藉的朋友的,則這些人也跟著經歷經濟危機,而贏家早已套現離場。這是個真事,將這個故事放到10000..00倍,就是現實版的經濟危機。

基於智商差異和抗風險能力的差別,導致每次大多數輸家都是底層群眾。

屌絲們輸了怎麼辦?

撒潑打滾掀桌子!

所謂救市,其實是給這群賴賴們一個交代。

當年在第一門經濟學課上,教授問,經濟學研究的是什麼?

他給的答案是,物質有限,但人類的慾望無限,如何將有限的物質分配給無限的慾望,是經濟學研究的目標。

這句話的核心是“分配”,可惜是錯的。

聰明人應該獲得獎賞,蠢人應該被懲罰,但分配的目的卻是強行干預結果,實行再分配。

真理只有一個,大道無情,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,輸家的基因沒有資格傳承,違反規則,必遭反噬

救市,准入門檻,高福利,高稅,必然會降低效率,影響人類的發展進程,如今的歐洲早已是衰敗之象。

四)管控與自由

自由主義和管控主義讓無數專家爭論了無數年,答案其實很簡單。

有成功參照物,則管控更好。

如果沒有參照,則減少管控,市場會自發的平衡一切。

1868年前,日本只是偏居一隅的倭人,三等民族。

明治維新,實行改革,推行殖產興業,學習歐美技術,側重發展工業化,快速崛起,躋身一流國家。

靠蒙昧時期的日本人,猴年馬月才能摸索出這麼牛逼的強國之路,但效仿西方先進的文明經驗,在政府全力干預下,效率提升N倍。

今天的華夏早已是一流超級大國,世上沒有更先進的經驗可以藉鑑,個人的智慧有限,沒有人能預測未來,只有讓市場去平衡價格,讓市場去淘汰,讓每個人都能追求自己的幸福,物競天擇,適者生存,才能實現對整個系統最大的正向激勵。

退出移动版